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点击量:429 时间:2025-01-07
新中国正式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大大深化,环境保护事业有序发展,污染管理效益大大显出;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奠定,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生态文明建设坚实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专责前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最重要内容,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转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一、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增强,生态文明理念开始奠定7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加快前进,我国的环境问题渐渐积累显出,党和政府回应高度重视,及时奠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创建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强化,环境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走进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道路。
(一)上世纪70年代后,环境保护理念可行性构成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从新中国正式成立后开始孕育出,上世纪70年代月拉开帷幕。1973年,国务院开会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查会通过了《关于维护和提高环境的若干规定》,将环境保护工作划入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沦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预防污染和其他公害载入宪法,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奠下了基础。
(二)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生态环境日益不利,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越发推崇,国家及时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环境保护事业步入有序发展时期。六五期间,环境保护首次被划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3年开会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月把环境保护确认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七五期间,我国公布首个五年环境规划《七五时期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从此环境保护沦为国民经济与发展计划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八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指出回头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九五期间,国务院陆续公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要求》《污染物废气总量掌控计划》《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转入较慢发展时期。
十五期间,党中央明确提出竖立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的根本性战略思想,施行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002年第一部循环经济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实施细则》制订实施,标志着我国污染管理模式由末端管理开始向全过程掌控改变。十一五期间,为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大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强资源管理,创建了节能降耗、污染排放量的统计资料监测及考核体系和涉及制度。
(三)新世纪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推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理论心态和实践中心态,把生态文明建设划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习近平总书记侧重世界文明形态的演变、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宗旨责任、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以及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视野,环绕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新战略,推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总结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坚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较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管理的整体系统观、用最严苛制度最森严法治维护生态环境的森严法治观和世界联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的共赢全球观,包含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是新时代前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显然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自学、宣传和秉持有力推展了我国生态文明事业发展构建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污染管理力度之大、制度实施频度之密、监管执法人员尺度之贤、环境质量提高速度之慢前所未有。《关于减缓前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陆续实施,40多项牵涉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制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分别全称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改实施,打开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扎根生态文明建设获得的阶段性成果,着眼未来,更进一步将坚决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共生作为新时代坚决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特别强调必需竖立和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做出了减缓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极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了全面部署,推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转入新时代。二、环境保护坚实前进,生态状况逐步提高70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化,国家大大增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增大荒漠化管理力度,不断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强化自然保护区维护,实行根本性生态修缮工程,逐步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前进生态维护红线工作,生态维护和建设大大获得新的效益,生态状况明显提高。(一)环境保护投放跨越式快速增长预示着经济较慢发展和环境状况变化,我国环境保护投放大大快速增长,尤其就是指十五时期开始,国家大力拓宽环境保护投资渠道,提升资金确保水平,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有力推展了环境保护工作全面积极开展。环境污染管理投资大幅度提高。
80年代初期,全国环境污染管理投资每年为25-30亿元,到80年代末期年度投资总额多达100亿元,九五期末投资总额超过1010亿元,占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突破1%。十五期末,投资总额超过2565亿元,占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7%;十一五期末,投资总额超过7612亿元,占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84%;十二五期末,投资总额超过8806亿元,占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28%。2017年,我国环境污染管理投资总额为9539亿元,比2001年快速增长7.2倍,年均快速增长14.0%。其中,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86亿元,快速增长8.3倍,年均快速增长14.9%;工业污染源管理投资682亿元,快速增长2.9倍,年均快速增长8.9%;当年已完成环境保护竣工验收项目环境保护投资2772亿元,快速增长7.2倍,年均快速增长14.1%。
(二)林业生态建设效果显著林业投资持续减少。2017年,全国林业投资已完成额为4800亿元,比2012年快速增长43.6%。其中,生态建设与维护投资2016亿元,快速增长25.7%;林业承托与确保投资614亿元,快速增长175.6%;林业产业发展投资2008亿元,快速增长144.6%。
植树造林工作成果令人瞩目。2018年,全国已完成造林面积707万公顷,比2000年快速增长38.5%;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60万公顷,占到全部造林面积的50.9%。
2019年2月英国《大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认为,从2000年到2017年全球追加的绿化面积中,大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居于全球首位,其中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中国极大的人工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大大提升。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森林蓄积151.4亿立方米。
与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73-1976年)比起,森林面积减少0.9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升8.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减少64.8亿立方米。(三)自然生态维护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很快减少。
2017年,全国自然保护区约2750个,比2000年减少152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717万公顷,比2000年快速增长49.9%。湿地维护体系逐步形成。
我国已可行性创建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大自然维护小区共存,其他维护形式为补足的湿地维护体系。2013年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万公顷,湿地亲率5.6%。划入维护体系的湿地面积232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约43.5%。
与2003年首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同口径比起,湿地面积增加340万公顷,增加8.8%;受保护湿地面积减少52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提升13.0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管理力度持续增大。2017年,全国总计水土流失管理面积12584万公顷,比2000年减少4488万公顷;追加水土流失管理面积590万公顷,比2003年快速增长6.5%。
荒漠化沙化趋势大幅恶化。根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2万平方公里,占到国土面积的27.2%;沙化土地面积172.1万平方公里,占到国土面积的17.9%。与1999年已完成的第二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比起,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6.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增加2.2万平方公里。
自2004年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以来,倒数三次监测结果皆表明荒漠化沙化面积呈圆形持续削减趋势。三、污染防治强力前进,管理效益日益突显70年来,我国污染防治意识逐步强化,尤其是转入新世纪以来,相继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增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大大增大,预防效益日益显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恶化趋势获得有效地遏止和明显改善。
(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效果大大显出污染排放量既是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发展方式、提高民生的最重要目标,也是提高环境质量、彻底解决环境问题的最重要手段。1986年国家实施了《关于预防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明确提出对流域、区域、城市、地区以及工厂企业污染物的废气要实施总量掌控,沦为我国污染总量掌控制度的起源。
九五期间,首次制订了《污染物废气总量掌控计划》,对12项污染物指标实施废气总量掌控,并层层分解成实施,以污水处理申报注册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污水处理许可证制度、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等为抓手,大力推展总量掌控计划的全面实施。十五期间,污染排放量形势十分不利。
我国开始将主要污染物总量掌控指标划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6种主要污染物废气明确提出了控制目标。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废气总量2549万吨,比2000年快速增长27.8%。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减少20%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废气总量增加10%的约束性指标,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转入了新阶段。
各地区各部门严肃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前进工程排放量、结构排放量和管理排放量三大措施,减缓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副产物设施等治污排放量工程,减缓出局领先生产能力,实行污水处理收费、副产物电价等有效地政策措施,污染排放量工作获得明显效益。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废气总量2185万吨,化学需氧量废气总量1238万吨,比2005年分别上升14.3%和12.5%,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实行总量掌控的污染物不断扩大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明确提出四项主要污染物废气总量分别增加8%、10%、8%、10%的约束性目标。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224万吨,氨氮排放量23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5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851万吨,分别比2010年上升12.9%、13.0%、18.0%和18.6%,皆超额完成废气总量控制目标。
十三五规划纲要之后将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废气总量上升列入约束性指标。201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7年上升3.1%、2.7%、6.7%和4.9%,皆已完成2017年废气总量减少目标。(二)大气污染防治公里/小时发力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十条,明确提出了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重点行业整治、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机动车污染管理等全面推行。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以上,粗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总计上升18%。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积极开展,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完成,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全国空气质量大幅提升。
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合格,占到35.8%,比2015年提升14.2个百分点。338个城市平均值优良天数比例79.3%,比2015年提升2.6个百分点;轻污染及以上天数比例为2.2%,比2015年减少1.0个百分点。城市颗粒物浓度逐步上升。2018年,全国338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上升18.4%;PM2.5年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上升22.0%;PM2.5未达标城市(基于2015年PM2.5年平均浓度未达标的262个城市)年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上升10.4%。
重点区域粗颗粒物浓度明显上升。2018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PM2.5平均值浓度分别比2013年上升了48%、39%和32%。
北京市PM2.5大幅度上升,从89.5微克/立方米上升到51微克/立方米,上升43%。温室气体废气大幅度减少。2018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废气较2005年减少45.8%,提前完成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废气减少40%~45%的目标,为构建中国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并谋求尽快达峰奠下了坚实基础。
酸雨区面积显著增加。酸雨污染主要产于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地区。2018年,全国酸雨区面积大约53万平方千米,占到国土面积的5.5%,比2013年减少5.1个百分点,酸雨区面积呈圆形大幅增大趋势。(三)水污染防治急剧前进新中国正式成立以来,国家相继施行了《水污染防治法》《污水综合废气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制订并实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公布水十条,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贯彻增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通过水陆专责、河海顾及,系统前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维护和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较好。地表水水质总体向好。2018年,全国地表水1935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比例为71.0%,比2016年下降3.2个百分点;差Ⅴ类比例为6.7%,比2016年上升1.9个百分点。
河流水质大大提高。2017年,全国24.5万千米的河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显示,全年Ⅰ~Ⅲ类水质河长占到78.5%,Ⅳ~Ⅴ类水质河长占到13.2%,差Ⅴ类水河宽占到8.3%。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比例比2016年下降2.1个百分点,差Ⅴ类水质河长比例上升1.5个百分点。
湖泊水质有所改善。2017年,全国123个湖泊共3.3万平方公里水面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湖泊有32个,Ⅳ~Ⅴ类湖泊67个,差Ⅴ类湖泊24个,分别占到评价湖泊总数的26.0%、54.5%和19.5%。其中,Ⅰ~Ⅲ类水质湖泊占到较为2016年下降0.9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水质大位中向好。
2018年,全国近岸海域417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超过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到74.6%,三类海水占到6.7%,四类、差四类海水占到18.7%。其中,一、二类海水占到较为2016年下降1.2个百分点,四类、差四类海水占到比下降2.4个百分点。(四)土壤污染防治逐步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政策相继公布。
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十条,是我国土壤污染管理的首个纲领性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之后相继实施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等。2018年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前进土壤污染综合预防先行区建设,严肃实行土壤污染管理与修缮技术应用于试点项目,并规定每十年最少的组织积极开展一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
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面积极开展。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国积极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总的微克率为16.1%,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轻,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引人注目。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大力实行。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2018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2263万吨,较上年增加46.5%;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移往和灌入不道德,明废置行动2018上海证券交易所总办的1308个引人注目问题中1304个已完成排查;前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设施建设和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不存在问题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在2018年全部已完成排查,净土保卫战有序急剧前进。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前进,城乡生活环境质量大大提高70年来,我国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从零跟上到很快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大大减缓,环境污染管理和生态维护力度的持续增大,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前进,城乡人居环境日益提高。
(一)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基础设施投资[1]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86亿元,比2001年快速增长8.3倍。其中,燃气投资567亿元,快速增长5.9倍;集中供热投资778亿元,快速增长7.6倍;灌溉投资1728亿元,快速增长6.1倍;园林绿化投资2390亿元,快速增长12.2倍;市容环境卫生投资623亿元,快速增长9.8倍。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升。
2017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4.5%,比2000年提升60.2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7%,提升39.5个百分点[2];用水普及率98.3%,提升34.4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96.3%,提升50.9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83.1亿平方米,快速增长6.5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9%,提升12.7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0平方米,快速增长2.8倍。(二)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提高近年来,国家大力前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前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重点管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推展农村家庭改厕,农村人居环境日益获得提高。2017年,全国建制镇污水处理亲率49.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1.2%,供水普及率88.1%,燃气普及率52.1%。
全国乡污水处理亲率17.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3.6%,供水普及率78.8%,燃气普及率25.0%。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1.7%,比2000年提升36.9个百分点。
新中国正式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准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努力奋斗下,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获得了突出成绩和长足进步,但必需精神状态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面对的形势依旧不利,依然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生态兴则文明昌,坚决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共生,竖立和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极力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减缓建设美丽中国,首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录: [1]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投资还包括城市和县城环境基础设施投资。
[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2001年比起,提升39.5个百分点。
本文来源:凤凰彩票大厅-welcome-www.mikasayouchien.net